10月9日,国际交流处及国际通识部全体教职员工在明华楼574会议室召开了针对后疫情时期合作办学专业及国际通识课程教学与服务的专题研讨会。
为确保我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国际交流处在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和支持下,群策群力,针对特殊时期遇到的新问题妥善做好国际化教学安排。国际交流处处长胡珍老师鼓励每位员工在常规工作之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思考,找问题,想办法,领任务。力求在外教招聘与服务、教学安排与跟进、学生咨询与服务等方面迈进一步,做到科学化管理和创新性工作。
(国际交流处处长胡珍老师主持专题研讨会)
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云老师主要从师资境外培训、外专引进和管理、国交处的行政后勤工作三方面来讨论如何做好外籍教师的来华工作和居留许可的管理工作,提升外教的人事管理和服务意识,为外教授课做好充分的教学后勤和生活支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和一系列的人文关怀活动,培养外教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为国际课程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梁杰老师主要从国际化教学及管理方面,探讨了语言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教材研究、第二课堂、课程思政、中外课程融合等课题,同时本学期国际化课程教学管理将充分利用课程中心,进行数字化管理。
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夏智源老师主要从加强合作办学项目管理与服务、国际化环境的提升、培养学生留学意识及跨文化交流意识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确保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正常运转,以及疫情时期如何确保合作项目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体验。
国际交流处及国际通识部的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安排,针对以上问题精心准备方案进行现场汇报,同时列出了本学期的详细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此次研讨会,积极响应学校董事会“国际化、智能化、产业化”战略部署,有助于提升我校现有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课程教学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并为特殊时期如何更优质地服务学生、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提供方案。
(国际交流处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发言研讨对策)
文|张云 图|闫琦 供稿|国际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