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进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课程合作项目的管理,更加高效地引入更多的国外优质资源,进一步促进我校各项管理、协调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和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本学期12月5日中午11:00,龚春蕾副校长主持召开了本学期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课程合作专业项目协调会。教务处、国际交流处、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专业主任、辅导员和教务秘书等近60人参加了会议。
龚校长在会上首先强调了学校董事会对我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视并对当前合作专业和学生规模进行了概述,其次针对中外合作专业各部门所负的责任和分工进行了解读,希望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合作专业的各项管理、教学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估和反馈以及学生管理、师资发展等工作。随后国际交流处胡珍处长为大家解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规定》,明确了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实施等各项相关规定和各部门主体责任。此外,会上还讨论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中外合作专业教学管理细则》(附“外教管理流程”和《外教工作手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留学管理办法》(附:学生赴外学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告知书)以及《教学教辅人员出国出境申请表》(附:教学教辅人员出国出境申请流程)等中外合作专业项目管理、教学管理、出国留学和师资培训等文件和相关工作流程。
会上讨论的相关文件和工作流程,均是在大量阅读和学习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同类项目的管理经验,结合我校教学实际,通过与合作院校管理者、来校授课外教以及本校教务处、二级学院等多次交流与磋商,在多方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炼而成!通过会议讨论,借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性文件,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中外合作专业的管理和教学,确保合作项目办学质量,最大程度保证项目学生充分享受中外双方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国外大学的师资和课程资源;同时,通过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合作双方以及本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我校国际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真正达到管理、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层次的国际化!
根据校董事会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董事会关于2019~2020学年度天华学院工作纲要》要求,我校目前国际化专业数量和学生招生人数均达到了一定规模。至今年九月,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课程合作项目已达16个,项目学生近2000人,合作院校包括美国西俄勒冈大学、阿拉巴马大学、威斯康星协和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以及德国欧福大学、德国巴伐利亚行业协会等10余所院校;合作院校直接派教授来我校授课人数每学年近100人,常驻语言外教10余人,初步实现了项目学生不出国门就可以充分享受和体验原汁原味的国外大学优质课程、师资和学习资源。
(龚校长解读中外合作专业管理工作流程)
(国际交流处胡珍处长介绍项中外合作项目管理规定)
(参加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的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
国际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