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llabus”聚焦——天华首批赴美双语师资团求学报道之二

发布者:国际交流处发布时间:2016-04-19动态浏览次数:209

3月4日周五下午,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工程学院会议室,由西弗吉尼亚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系的知名终身教授——Nick  Wu教授为天华教师们做了题为《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与学生学习》的专题讲座。Nick  Wu教授在浙江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等高校有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对中美两国大学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组织结构、教学手段等都非常熟悉,也有极为深刻的见解。

讲座中,Nick  Wu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评估方式,接着对中美两国的大学生学习及大学生教育进行了比较;同时,Nick  Wu教授重点解读了他本人在教学中使用的“Syllabus”。通过本次讲座,教师们对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赴美双语师资团的每位老师都学习了多门课程,在每门课程开课前,大家都收到了一份来自本课程任课教师的“Syllabus”。讲座之后,老师们纷纷拿出各自在课堂上的“Syllabus”,对其内容进行比较,更是对自己在天华任教的课程如何撰写课程教学实施大纲,大家交流了心得。

(多门课程的Syllabus)

 

“Syllabus”可以近似地翻译成“教学大纲”。但是在美国,“Syllabus”在我们对教学大纲的理解上做了进一步扩展,它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将之视为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签订的一份教学契约。

“Syllabus”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学生收到“Syllabus”之后,需要仔细研读,从而了解学习该课程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材和参考资料、课程进度表、成绩比重分配、评分标准、考勤政策(包括缺席次数、迟交作业的处罚措施)、诚信要求(对于作弊抄袭的处罚措施)等。有的教师会在“Syllabus”中写明上课不得使用手机的要求。有的教师还会详细罗列要求完成的每次课外作业清单。由于美国大学中班级的概念较为弱化,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Syllabus”对本门课程有总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Syllabus”是教师对自身教学的一种承诺。“Syllabus”还有一部分重要内容,出现在“Syllabus”的开始部分,就是教师的姓名、联系方式、办公时间、办公地点。确保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在课余时间和老师沟通交流。

“Syllabus”会描述学完本门课程之后,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提升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如果不能达到目标,甚至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所以,“Syllabus”不仅对学生学习有指导作用,对教师来说也至关重要。课程委员会、教务委员会对某一门课程、某一个专业的评估,主要就是通过对该课程、该专业所有“Syllabus”进行审查。教师求职甚至可以不准备简历,应聘学校只需根据该教师提供的曾经任教课程的“Syllabus”,就可以决定是否将其录用。

“Syllabus”  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有约束。“Syllabus”有教学合同的性质,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有约束。学期结束时,师生们可以逐条对照“Syllabus”里的各项条款,客观、公正地进行评教评学。这份教学合同也同其它任何合同一样,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通过对不同课程、不同“Syllabus”的比较可以发现,即使是同属一系的教师,每个人的“Syllabus”格式也不尽相同,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打印成不同颜色发给学生。在基础类课程、文科类课程的成绩比重分配中,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很低,大约只占总成绩的15%—25%。总成绩中会设有学生上课参与度(Participation)、课堂测验(Quizzes)、作业完成情况(Homework)等多项内容。但是,“Syllabus”并不是由教师本人随意制定的。在讲座中,Nick  Wu教授也强调,“Syllabus”由教师拟定后,必须经由系、院、校各级课程委员会审查批准,才能发到学生手中。

“Syllabus”是美国大学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聚焦点。但是无论对于美国教育还是中国教育,教师所起的作用都是“传道、授业、解惑”。除了课堂上能够教授给学生专业领域知识外,还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Nick  Wu教授在讲座最后谈到,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所能获得的,应该包括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够快乐一生的健全人格、有利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也对应了天华学院董事会提出的“专、通、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教师课堂互动)

(我校教师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