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5日电(记者 缪璐)6月9日,由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跨境专委会、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牵头的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联盟筹备会与论坛在天华学院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市14所民办高校的国际交流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上海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该联盟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民智计划”支持,旨在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赋能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库,促进民办教育的行业自律和协同发展,发挥民办高校在助力世界一流城市建设和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论坛活动第一部分民办高校国际交流研讨会由联盟发起人、天华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胡珍主持。在“联谊”“联动”“联盟”的框架下,各民办高校国际交流处负责人各抒己见,表达了学校对国际交流向上发展的期冀。胡处长表示要“联动”每一个学校的力量,取长补短,共享国际交流资源,助推国际交流发展道路畅快前行。各民办高校国际交流处负责人表达了各自对“联盟”的畅想,票选出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的联盟标志,并通过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大家对于“联盟”的想法,大家纷纷为“联盟”的建立献计献策。
下午场的专题活动由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跨境委员专委会秘书长段文婕主持会议。段文婕秘书长表示,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作为本次联盟的重要参与组织单位,联盟各个成员都可以借助协会的相关成果来完善自身的发展建设,同时可以细化、对接中外合作办学论证的审批,推动了联盟目标的达成。
接下来,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校长叶才福发表致辞,叶校长从天华学院成功申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例出发,结合天华学院自身发展情况,提出民办高校应该建立自信,抓住机遇,不断加强各高校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跨境专委会主任史健勇通过对联盟的赞赏出发,点出中外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推动方面的重大意义,并且结合自身经验,提出“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要注意推动本土教育的优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培养,开创属于中国自己的新模式,能够自主培养拥有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多层次人才。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综合所所长汪建华分别从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申报情况解析、民办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民办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可行性、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方位与政策趋向四个方面来解读中外合作的相关政策与实践意义。提出中外合作要构建办学新格局、打造新开放态势、拓展新渠道、推进法治新进程。
在交流互动环节,上海建桥学院对外交流办公室副主任陈栋鑫,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办主任杨静,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江国斌,分别分享了本校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各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促进了与会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下午场的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联盟建设汇报会,项目负责人胡珍从背景、内容、价值、基础和执行五个方面介绍了联盟的筹备情况,并具体讲解了联盟的主要任务“共有机制、共建平台、共享内容、共促发展”。联盟是民办高校自主自发的联盟,是勇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在行动上要坚持务实,让国际化成为上海民办教育的标签。接下来邀请筹备小组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上海杉达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李丽在线分享讲解《上海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联盟章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云介绍了民办高校国际交流公众号的基本信息,副处长夏智源以《校校合作,助力学生国际化深造---美国韦伯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项目》为例,示范联盟高校之间如何共享项目。
随后,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校长龚春蕾为与会学校代表赠送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陆建非所著《碰撞与融合---跨文化笔谈》。龚校长表示成立上海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联盟对于民办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跨境专业委员会等的支持下,上海各民办高校积极加入平台,共谋资源,分享实际成果和经验,共创上海民办高校国际交流的美好未来。(完)
转载自中新网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