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同享龙岁年味 共启新春禧悦”活动在嘉定工业区南苑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热闹举行。来自嘉定区高校和企业的我“嘉”老外,与辖区居民欢聚一堂,通过学习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共庆元宵佳节。我校国际交流处外教老师Sterling、Scott、Jonathan以及中教教师赵诗佳、李甜甜参与了本次活动。
(图一:我校国际交流处老师参与元宵活动)
该活动旨在推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传承,促进嘉定工业区中外居民的民间交流。来自中外,包括美国、德国、意大利、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约60位中外友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体验包汤圆、写福字、猜灯谜、汉服体验、灯笼制作等中国传统庆祝活动。
元宵节包汤圆,包的是一份团圆和吉祥。
活动现场,外籍友人在居民的指导下学包汤圆。“虎口用力,才能把馅包进面团里,不然你就做成塌饼啦!”第一次上手,外教教师们有些手忙脚乱。经过几次练习,白白胖胖的汤圆很快就在他们手中成型。不一会儿,工作人员便将煮好的一碗碗手工汤圆送到外教教师手中,香甜软糯、热气腾腾的汤圆让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今天我如愿穿上了美丽的汉服,还在阿姨的帮助下亲手包了一个猪肉馅的咸味汤圆,尽管过程有些困难,但味道令我十分惊喜,口感很特别。”外教教师Sterling说。
(图二:外教在阿姨的指导下学包汤圆)
在墨香送福展位前,书法老师挥毫泼墨,在红纸上写下各种风格和书体的“福”字,笔尖在红纸上游移,一个个寓意着吉祥的“福”字也跃然纸上。有老师手把手教学,我校外籍教师Scott也成功地写出一个规整的“福”字,这让他爱不释手,‘福’在中文里有着很好的寓意,外教也把这份好运带回了家。
元宵节也称“灯笼节”,在灯笼下猜灯谜历来是中国人欢度元宵的保留项目。“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小朋友们主动和外教Jonathan比试猜灯谜,并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老外的“灯谜小师傅”,和外教教师对话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氛围十分热闹。
此次闹元宵活动不仅有传统习俗项目,也加入了时下流行的汉服体验,让大家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三:我校中外教体验各类元宵活动)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这次活动,不仅让外教老师体会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而且体现了元宵节的寓意——团团圆圆。外教们也在天华这个大家庭中,不断体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别样的年味儿。
(图四:中外教老师们元宵活动留念)
文、图 | 李甜甜 供稿 | 国际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