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幼儿园园长培训系列报道一

发布者:国际交流处发布时间:2021-06-08动态浏览次数:363

6月3日,2021年上海市幼儿园园长研修班骨干园长第五期、初任园长第二期开班仪式在学前教育资源中心举行,来自上海16个区的61名骨干园长,53名初任园长将开启跨度5个月的研修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在线研习、结业考核学术论坛三个阶段,修满180个学时,从而强化专业意识、实践意识与研修意识,达到提高站位、更新理念、增强实操的目标。市教委托幼处副处长王纾然、天华学院校长叶才福、副校长龚春蕾、党委副书记许岳、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滕薇、国际交流处处长胡珍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

叶才福在致辞中介绍了天华学院在获批上海市教委一流本科引领建设重点立项后,经过梳理聚焦,形成了对标国际先进、对标上海需求、对标理实一体、对标时代特征、对标卓越标准的工作方案,为承办好园长培训班做了精心的准备。王纾然在讲话中指出,天华学院组织的培训班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希望新一批园长们能够在培训中激发反思力,获得学习力和领导力。第三期骨干园长班学员,宝山区三湘海尚幼儿园园长张莉萍从专家智引领,理念再提升;钻研细讨论,交流引共鸣;服务精细暖,学习添能量;不忘吾初心,躬耕勤践行四个方面分享了此前在研修班的学习感受。第五期骨干园长班学员,黄浦区荷花池第二幼儿园园长乐洛代表新学员发言,表达了将以不忘初心的执着和坚守,坚持对学前教育的热爱,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尊重教育的科学规律的决心。

(上海市教委托幼处副处长王纾然讲话)

(校长叶才福致辞)

开班仪式结束后,园长们直接进入培训班第一周的学习课程,共同聆听了上海市教委托幼处副处长王纾然主讲的《落实民心工程实现幼有善育——上海托幼事业“十四五”展望》和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主讲的《对教育评价的哲学思考》两场高质量讲座;并分三组分别参加了天华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滕薇和上海市嘉定区双丁路幼儿园园长潘晓敏带来的绘本工作坊《读懂幼儿 玩转绘本——绘本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凌旭峰主讲的《幼儿行为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和观察》和天华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扶跃辉主讲的《基于档案袋的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和工作坊活动,课程集中紧凑,干货满满。

(园长认真听讲)

落实民心工程实现幼有善育——上海托幼事业“十四五”展望

上海市教委托幼处副处长王纾然给大家带来研修报告第一讲:《落实民心工程实现幼有善育——上海托幼事业“十四五”展望》。报告回顾了上海托幼事业十年内涵建设成果,她从上海学前教育的历程、发展现状、建设目标和展望未来四个方面,给学员做了一场有高度、深度、广度的报告,指出了要将托幼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出台强有力的家庭养育支持政策,加大对托幼事业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托幼工作氛围的四大“幼有善育的共同愿景”,激励园长们根据“十四五”规划,树立长远目标,办好、办实上海的学前教育。

(上海市教委托幼处副处长王纾然作报告)

(上海市教委托幼处副处长王纾然作报告)

读懂幼儿玩转绘本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滕薇和嘉定区双丁路幼儿园潘晓敏园长共同为园长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绘本工作坊:《读懂幼儿、玩转绘本——绘本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工作坊分“我来读,你来议”、“我来讲,你们评”、“你们读、我来听”三个环节,从我们都是读者、我们都是老师、我们是阅读伙伴三个角度引导园长们如何读透玩转绘本,促进了园长们互动与沟通的同时,也使园长们对早期绘本阅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滕薇与园长互动)

嘉定区双丁路幼儿园潘晓敏园长与园长互动

幼儿行为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和观察

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凌旭峰带来《幼儿行为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和观察》主题讲座。讲座从人工智能学院八大项目建设成果、智慧教育、幼儿的行为观察,以及人工智能四个方面讲述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新兴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潜力和学前儿童观察和数据采集的重要性。当前,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幼儿教育,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利于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讲座最后,凌旭峰博士和人工智能学院的师生还与园长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现场体验了无人机和机器人操作,并运用激光标刻技术为园长制作了专属纪念徽章。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凌旭峰做主题讲座)

(园长体验机器人操作)

基于档案袋的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扶跃辉博士主讲《基于成长档案的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扶跃辉从教育案例入手阐明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概念,介绍幼儿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实施,即教师如何使用幼儿发展行为观察指引、如何收集幼儿成长档案及如何撰写幼儿发展综合报告。期间,扶跃辉还组织园长们进行了“让幼儿发展性评价园本化实践更有实效性”的分组讨论,就幼儿园开展幼儿发展性评价的现状、措施及困难进行了探讨。

(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扶跃辉博士作报告)

(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扶跃辉博士作报告)

对教育评价的哲学思考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为园长们精心准备了题为《对教育评价的哲学思考》的专题讲座。童教授从哲学家的视角出发来审视教育和儿童教育,从普遍存在的家长的教育焦虑入手,剖析了教育焦虑的“形上”和“行下”根源,并引出了教育评价转向的必要性,必须把教育评价的重点从与同辈的比较中,彻底转到健全人格的培养上来。童教授指出,要找到教育评价的出发点,必须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先要回答好“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评价”以及“什么是教育评价”的问题。童教授多次援引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的重要内容,指出我国教育观的转变与发展,并介绍了萨特、哈贝马斯、杜威等的教育观,结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体悟,指出在教育领域,成长是硬道理,不应该用抽象的同样的指标去衡量各有不同的活生生的人们。通过参照标准的评估、正态的评估、自我的评估三种评估,提出过程性评估在儿童教育评估中的重要性,在教育评估中,就既要重视成长性评价,也要善于把成长性评价同标准衡量式评价和同伴比较式评价结合起来。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作讲座)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作讲座)

一周的面授课程结束,园长们将继续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学习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宗莉的《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和《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看园长领导行为》,上海教育执法事务中心主任林泉的《幼儿园依法办园及幼儿法律保护的若干思考》,澳大利亚国家幼儿保育教育质量管理监督局首席执行官Gabrielle Sinclair博士的《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Australia 澳大利亚的早期教育》,瑞吉欧教育专家、新西兰坎特布雷大学教育学院Lia de Vocht教授的《Docu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Learning 新西兰幼儿园的儿童学习证据与评价》等视频专题讲座内容。



文 | 季嘉   图 | 园长培训工作组   供稿 | 宣传部